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39.9万人脱贫 泸州交出5年脱贫攻坚“硬核”成绩单

日期:2020-12-04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今天要发20件碰柑到泸州。”1129日,在四川泸州叙永县的赤水河消费扶贫产品交易中心,赤水镇斜口村38岁的村民许评正在忙活。正值赤水河流域的碰柑、甜橙上市之季,许评的水果小店每日在网上销售少则几十件,多则几百件,再加上来往人群的线下购买,夫妻俩忙得团团转。

2014年还是精准扶贫贫困户的许评,如今已是当地村民口里羡慕不已的对象。2018年,毗邻高速出口的赤水河消费扶贫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后,许评租了一间店铺,开了一家电商实体店,代理全村的货运快递业务,还在家里养猪。现在,许评年收入20余万,买了车,盖好了两层楼的住房,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其实,这仅仅只是泸州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泸州市扶贫开发局了解到,自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泸州市紧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如今,已如期完成了39.9万建卡贫困人口脱贫,324个贫困村退出,合江、叙永、古蔺3个贫困县摘帽的减贫任务,泸州健康扶贫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全省学校“改薄”现场会在叙永县召开,合江县教育扶贫经验案例入选中宣部、国扶办《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脱贫攻坚在路上》一书。

泸州,交出了5年脱贫攻坚的“硬核”成绩单!

交通筑起脱贫路

“今年冰脆李卖了4000元!”在鸡鸣三省大桥桥头贩卖的何敏很激动。20年前,何敏从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嫁到叙永水潦岔河村,娘家婆家隔河相望,然后每次回娘家都要跋山涉水花上4个小时。今年1月,连接川滇黔三省的鸡鸣三省大桥通车后,何敏现在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回娘家。大桥通车,缩短了回家路,更是带来了致富路。

大桥通车后,两岸来往的村民、踩桥观景的游客,岔河村热闹起来了,大桥两边也自发形成了简易的农贸交易市场。今年4月,又到了冰脆李成熟的季节,何敏试着来到桥头贩卖,没想到生意出奇地好。看着冰脆李的销量不错,何敏准备明年大干一场,她又租了五亩地来种植冰脆李,加上原有了五亩地,估计年产量在5千斤。““以前我们一家都在家务农,还有4个小孩,年收入不到3万元。现在日子有盼头了”何敏说起未来,她还打算把家里种的土豆玉米甜橙等农作物都挑来这卖。“春夏季人最多,来看桃李花的、看风景的,我就盼着明年那时候多卖点钱。”

“鸡鸣三省大桥已成为赤水河沿岸老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民生桥’‘连心桥’‘致富桥’。” 叙永县水潦乡书记熊伟告诉记者,鸡鸣三省大桥的建成,对推动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为两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迎来开发利用的良好机遇,四川叙永的农特产品以及云南的矿产资源也获得了快捷运送的通道,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十三五以来,泸州先后实施交通大会战,全市村级公路总里程达13842公里,实现全市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运,贫困地区交通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为贫困群众架起了民心桥、致富桥,铺通了脱贫路、小康路。

“搬”出幸福新生活

2018927日,位于合江县的尧坝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式开街迎客。这是合江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理念,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模式,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尧坝古镇为延伸、拓展,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4254人,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打造成“旅游+文化+扶贫+商贸+农业“的一个多产业融合的示范点。

尧坝驿开街后,成为“网红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住在这里的贫困户也吃上了“旅游饭”。 尧坝驿的保安喻利银,以前住在尧坝镇仙顶村山上的土墙老屋里,为了照顾患病妻子,没有外出务工,只靠种地为生,下山赶场走路来回要3个多小时。从山上的烂草房搬进这个安置点后,喻利银住得舒心不说,还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当上了尧坝驿的保安,每天穿上古代捕快服巡逻,经常被游客拉着合影。

上午9点,叙永县江门镇古寨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沐浴在晨光中,36岁的王正均和爱人一起走出家门口去上班,工作的地方“曾氏德华荤豆花”步行仅需五分钟,两个小孩的学校也在家附近,全新的生活方式让一家人感到“幸福生活比蜜甜”。

这是以前王正均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以前住在山上,小孩上学都是天没亮就出发,一家五口住在土墙瓦房里,一到下雨天,外面落大雨屋内落小雨,全家除了一个旧电视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件电器。”搬到集中安置点后,一家五口住进125平的新房里,夫妻俩月收入近万元,夫妻俩直感叹“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门路!”

叙永江门镇古寨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集中安置点、古蔺县王堂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泸州市易地扶贫搬迁五年任务提前完成,累计搬迁1926977993人,集中安置点达318个,均做到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条件优美。其中,叙永和古蔺两县获得了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奖。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作为全国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典型代表,制成沙盘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产业扶贫促增收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走进古蔺县扶贫产业集中发展区的高乐皮具厂车间,就能赫然看见墙上这几个红色大字。

对此,万鹅村11组村民陈西邦感慨颇深。几年前,陈西邦还是一个建卡扶贫贫困户,家里4个小孩都在读书,为此,他不得不独自前往广东打工。自从20193月广州高乐皮具作为古蔺扶贫产业集中发展区一期第一批项目已建成并投运后,陈西邦就走进车间成了产业工人,并成了受益者。现在,他吃住都在公司,每月工资收入五六千元,晚上下班了如果想回家也随时可以拔腿就走。

陈西邦说,在家门口挣五六千元,比起之前在广东要少了千余元,但没有大笔的车旅费开支,还可以照顾家庭,“还是家门口就业最划算。”

在古蔺县马蹄镇,则是把甜橙产业作为全镇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则是通过培育马蹄甜橙种植专合社,带动附近椒园镇、白泥乡、双沙镇等甜橙种植区域发展。截止目前,甜橙种植面积1.38万亩,投产3.825万吨,产值1.53亿元;初加工柑橘2.6万吨,产值1亿元;农旅体验休闲实现接待1万人次,收入500余万元。总产值达2.58亿元,带动农户3800余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余元。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普遍形成“企业+基地+专合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成脱贫产业园334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44个,就业扶贫示范基地19个,扶贫示范车间26个,产业融合示范园区53个,古蔺县乌蒙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