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乡村振兴简报2022年第32期

日期:2022-05-20 来源: 政策法规处
分享到:

西充县代办式服务解决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两头跑”难题

西充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十三五”时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188065人,建设集中安置点58个。近年来,西充县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较多,搬迁户的户籍、土地及享受惠民政策等与原住村未完全脱钩,生产生活事务在原住村与现住地之间还存在“两头跑”等实际情况,延伸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内容,丰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内涵,在安置点全面实行便民服务代办机制,用“一代办”服务机制解决搬迁户“两头跑”困难问题,为搬迁户提供便捷、温馨、和谐的安居乐业社区环境。

一、健全机构抓代办。按照“四有”(有场所、有人员、有牌子、有制度)要求,以现住地和原住地村居干部、自主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驻村帮扶干部为主体(采取人员专兼相结合方式,一般由3-5人组成),在全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分别规范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坚持日常工作集中办、重要事项定点办、特殊群体上门办、法定假日预约办的“四办工作法”,变“群众跑腿”为“干部服务”。

二、对标需求抓代办。坚持管理“问计”和服务“问需”相结合,建立落实“136”日常走访机制(在家搬迁户每月全覆盖入户联系走访1次、对外出搬迁户每3个月电话联系1次、对所有搬迁户每6月集中研判一次)、“社区—安置点—搬迁群众”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安置点居民坝坝会,及时收集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分类建立代办服务需求台帐,全面及时提供代办服务。特别是针对年老行动不便的搬迁户,适时提供低保农保年检、政策补贴兑现、日常生活物资代购、家庭设施上门维修等服务;针对就近就业门路渠道较少搬迁户,代办点充分发挥部门协调和企业牵线作用,及时帮助搬迁户解决信息闭塞、技能不足等相关难题,促进搬迁户就业增收;针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困难搬迁户,代办点更以“本土经纪人”“科技专家”“网络红人”等身份竭尽所能为其提供产销一体便民服务。

三、强化举措抓代办。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机制框架下,不断探索完善代办服务矩阵。以党员干部为代办服务主要力量,建立“红色代跑员”队伍,为群众提供社保缴领、农资代购等便民服务,丰富完善群众“点单”、村支部或代办点“派单”、党员干部“接单”的“三单”精准便民服务机制,尽量做到让干部多跑路、农户不跑路,群众在家就能办理业务,有效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办事难、办事远“两头跑”问题。推行道德积分激励,在每个安置点建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和道德监督委员会,完善奖励机制,引领和激发安置点村(社区)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干部等群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将代办服务在居民群众中延伸,架通便民服务联心桥,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四、压实责任抓代办。成立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县级部门、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县上制定完善“四张责任清单”(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乡、村)、“一个制度”(《西充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便民代办服务制度》),压紧压实后续扶持各级工作责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乡村责任为主体,程序规范为标准,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代办服务纳入后续扶持工作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范畴,定期不定期强化督导考核,倒逼各级将代办服务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