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乡村振兴简报2022年第43期

日期:2022-06-29 来源: 政策法规处
分享到:

筠连县沐爱镇“五微”治理实现幸福“易家”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综合治理难、群众增收难、凝聚共识难等问题,筠连县沐爱镇石林村感恩小区探索实践“五微”发展治理模式,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汇集各方治理力量共同参与集中安置点小区治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共同维护幸福心安家园,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治理效能,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

一、强化“微党建”,实现引领“零盲点”。紧紧围绕组织先搭、阵地先建、人员先配,着力建强党组织,发挥领导和核心作用。搭组织建阵地。镇党委将政治素质过硬、熟悉衔接政策、善做群众工作的支部书记选配进安置点队伍中,成立安置小区党支部和业主代表委员会,在党支部引领下,强化党建带群建工作,建立关工委、妇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建机制强堡垒。推选综合素质高的小区群众担任楼栋长参与治理,发挥“乡镇党政领导+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小区党小组负责人+楼栋长”的治理队伍作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和群团组织为纽带的基层组织体系。强活力重引领。依托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形成“制度+党员+群众”三级联动体系,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调动党员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群众事项代办等治理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搭建“微平台”,实现群众“零返贫”。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组建联合排查小组,坚持每月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及时消除安置点小区群众返贫致贫风险。引导“走出去”。积极协调联系县人社、妇联、残联、工会等相关部门,以社会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开展家政、“月嫂”养老护理、农村建房工匠师、种养殖技术等方面实用技能培训,促进脱贫群众充分就业。主动对接县外企业到小区开展专项招聘,引导有一技之长的中青年外出务工,实现外出务工92户169人。鼓励“留下来”。针对因家庭负担重、有就近务工需求脱贫户,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借助小区所在村柑橘园及周边的棬坪村茶园,稳定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同时引导县域内务工26户28人,场镇小经营2户2人,灵活就业23户34人,发展种养殖44户52人,全面保障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保障“兜得住”。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措施;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临时救助等政策措施,累计落实低保兜底30户63人,临时救助1户5人,安排公益性岗位13户13人。

三、递送“微服务”,实现沟通“零距离”。积极落实便民服务政策,做到设施更完善、环境更舒适、服务质量更良好。完善为民办事能力。充分利用安置小区靠近村党群服务中心、荷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优势,将小区搬迁群众列入便民服务范围,办理社会保险、户籍、民政、残联等业务,全面提供优质服务,做到“大小事务基本不出村”,基本实现了“只进一道门,最多跑一次”。完善教育体系供给。专门开办小区幼儿园,小学阶段学生就近选择1.5公里内就读沐爱小学和南坪小学两所学校,初、高中生可就读1公里路程的筠二中,方便适龄学生就近上学。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一般性、常见小病可就近前往农贸市场私人诊所、卫生站,或前往距离不超过1公里的镇中心卫生院,能正常享受村医上门就诊、居家养老等服务。

四、聚焦“微治理”,实现矛盾“零上交”。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加强小区治理。自治有力。建立由1名乡镇领导、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法律工作者、1名民警、1名乡贤组成的“五个一”帮带治理机制,参与化解邻里冲突、家庭琐事等纠纷,充分激发多元治理活力。实施“支部+业委会+楼栋”自治模式,健全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治管理机制。法治有序。依托沐爱镇派出所、司法所和镇综治办,建立法律援助结对帮扶机制,参与小区平安法制建设,实现了法律援助覆盖;运用“天网工程”信息化手段,加强社会治理。推进警务进小区,开展治安防控、群众咨询等服务,设置法律援助点,强化家庭法律服务,不断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德治有效。强化示范作用,开展“最美小区”“最美单元”“最美家庭”评选。结合“清洁家园”、“周末卫生大扫除”等工作,营造“整洁有序、舒适宜居”环境。依托乡贤成立调解队,调节群众矛盾。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开展“贴心服务”,引导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环境。

五、传递“微文明”,实现生活“零忧虑”。紧紧围绕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四进小区”,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开启搬迁群众新生活。建优文化阵地。统筹党建、文化和涉农资金100余万元,集成打造感恩广场、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推进完善小区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广播电视、技能培训远程教育等建设,提质配套设施。促进文化共融。结合农村传统节日,组建2支文化宣传队,带动群众学习跳广场舞、编排小品、快板、三句半、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采茶比赛、拔河比赛等特色活动,着力打破群众思想壁垒,增强群众搬迁归属感。树立文明新风。依托“农民夜校”“夜话家园”等载体,开展感恩教育、红色教育、居民议事等活动,完善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开辟群众“自管自治”新路径;开展“时代新人”“最美新乡贤”“最美文化人”“最美志愿者”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表彰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