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乡村振兴简报2023年第62期

日期:2023-12-27 来源: 政策法规处
分享到:

高县建好“三张网抓实脱贫群众增收

高县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监测预警、就业促进、产业带动三项举措,千方百计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一、织牢增收监测”。一是健全网格体系。坚持“监测常态化、帮扶精细化、责任网格化、机制长效化”思路,13名县领导兼任各镇党委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组建县、镇、村三级网格管理队伍,实行“每月核查调度、每季督导评比、半年小结报告、年度总结考核”,做实做细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工作。二是紧盯重点人群。依托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畅通低收入预警监测平台、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等信息共享渠道,用好排查走访采集信息,及时锁定脱贫群众中人均纯收入下降和年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下两类重点工作对象。三是实施分类帮扶。专设500万元县级防止返贫应急帮扶滚动资金,按照分类处置、精准扶持的原则,对两类脱贫人口家庭实行一户一策、动态清零行动。帮扶责任人聚焦脱贫户增收难题,依托县级帮扶措施库,联合镇村因人施策选取增收措施,确保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截至目前,为无劳动力、重度残疾等帮扶对象发放低保金5035.06万元,临时救助313.27万元、医疗救助824.5万元、教育救助基金35.3万元为有劳动力或弱劳半劳帮扶对象,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000万元实施到户产业等开式帮扶项目。

二、拓展就业保障网”。一是培训送上门。通过“全员登记、一村一册、动态管理”方式,精准掌握脱贫劳动力就业意愿、培训需求,大力推行用工单位出订单、培训机构提菜单、政府部门帮买单的培训模式,打造“高州巧手(蚕桑)”特色劳务品牌,实现“培训即就业、就业促增收”,累计开展技能培训3250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505人次。二是岗位送到家。积极开展稳岗就业提升行动,狠抓“省外务工、省内县外务工、县内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公岗安置”五个“稳中有增”工作重点,建好广东、北京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前哨点”,用好县内外重点企业劳务基地,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为脱贫群众精准择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达1.933万人,较上年增长0.46%。三是奖补送到手。及时落实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企业稳岗奖补和脱贫人口务工税费减免等政策,抓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发放,鼓励企业吸纳脱贫群众就业充分运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促进脱贫群众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以来,已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391.35万元、小额信贷7087.04万元、交通补贴102.26万元。

三、构建产业互联网”。一是做优特色产业释放新动能。围绕蚕桑、茶叶两大产业优势,坚持现代农业园区、国家A级景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区同建,注重园区建设、市场主体培育、优势品牌创建,形成中心凸起、两翼拓展、南北呼应的桑茶旅融合发展格局建成5个省级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带,夯实中国蚕桑之乡、全国茶业百强县产业基础带动近30万农村人口、1.5万户脱贫户增收致富。二是做强产品加工构建新引擎。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发挥早白尖茶业、川红集团等企业带动作用和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市场枢纽作用,加快生产、检验、营销、物流、电商“五大中心”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强链延链补链,赋能桑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构建“桑、蚕、种、茧、丝、绸”为一体的蚕桑工业新体系,突出“一红一绿”“早优”双绝茶叶优势,扩大高县桑茶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形成全国名优特新茶叶品牌5个,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吸引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进厂就业,桑、茶两大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10亿元。三是做精休闲旅游增添新活力。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桑茶产业优势和人文特点,延续茶马故事、传承丝路文化,持续做强川南请春酒、高县土火锅、沙河豆腐等特色品牌,推出蜀山茶海体验园、蜀南桑海桑乐园、黄草坪露营基地等沉浸式旅游项目,将“茶马古道”“丝路花语”等主题旅游塑造为乡村旅游品牌,实现“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动变运动”。建成4A景区2个、3A景区2个,预计乡村旅游收入超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