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决胜凉山”主题作品研讨会圆满举行 8位评论家精准评析4部文学扶贫作品

日期:2020-11-13 来源: 封面新闻
分享到:

用文学表现现实,用作品回答时代。1112日上午,由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共同主办的“四川省文学扶贫决胜凉山主题作品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主持。研讨会对书写凉山州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凉山走向明天》(作者刘裕国、郑赤鹰)、《悬崖村》(作者阿克鸠射)、中篇报告文学《高原之上:木里村幼素描》(作者贺小晴)、长篇小说《噶莫阿妞》(作者龙志明、曾小雨)进行了研讨。李春雷、张建锋、唐小林、白浩、梁昭、马平、赵雷、刘小波等8位文学评论家分别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作品的建议。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说,现在我们正处于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决胜之时,文学界应该出现与之相匹配的文学作品。“《大凉山走向明天》这部作品从小角度叙事,很平静的引导读者进入到作品的世界,走进凉山,了解凉山。很多细节上文学描写动人,把真实性和文学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这样一部自然、真情、泪目、震撼的优秀作品。”同时他也提到这本书也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作品选择很多非常好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没有串联起来,融合还不够。此外,这部作品的文字、语言很朴实很自然,但文学作品一定要雅,在这方面的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悬崖村》关注的是一个长期的、深度的、连片的、多种原因导致的深度贫困地区。张建锋认为“作品三个部分像一个连续剧,展示悬崖村脱贫的蜕变过程。从交通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改善到观念的转变,作品展示了他们顽强鲜活的生命力量和执着奋斗的精神。在作品里面,我们没有看到那种高大上的人物形象,而是真实的、朴实的、令人感动的人物,这些任务形象就比较鲜活。”

马平点出《高原之上:木里村幼素描》的多个出彩之处,其中一点是,“文思的绚丽洒脱,语言的灵动机巧,体现了一位女性作家的庄重态度,也体现了什么是文学的绣花功夫。作者很好的管控着自己的语言,管控着自己的腔调,也管控着自己的格调,不做作,不骄躁,像账本一样朴实,像账本一样周到。”





在唐小林看来,《噶莫阿妞》这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传统言行的传承,更是发展。发展不只是表现在题材上,它主要是时代特有的声势浩大的扶贫攻坚战的一部分,更是通过这场发生在扶贫极端情景中战斗的书写,提供了新时代文学的新鲜经验。

评论家的研讨结束后,四部作品的作者们,分别发言分享各自写作背后的细节。长篇报告文学《大凉山走向明天》的作者之一刘裕国做了题《紧贴大凉山这片热土》的发言。长篇小说《噶莫阿妞》的作者之一龙志明的发言主题是《让文学在脱贫攻坚中绽放》。他说, 2018年,对凉山感情深厚的他主动提出辞去省电力公司党委宣传部长职务,到一线去扶贫,在扶贫中创作。“两年来,我在喜德阿吼村蹲点,爬过天梯、趟过泥石流、遭遇过暴风雪....两年,我每天都被感动着。《噶莫阿妞》是向勤劳的人民致敬,向扶贫干部致敬。”

《高原之上:木里村幼素描》的作者贺小晴将目光聚焦到“村级幼教点辅导员”身上,“我就是被感动,感到揪心,想把她们记录下来,写进文字里。因此,这篇报告文学,不是我领受的任务,是意外之作。我写下她们来,尽管也没起不了太大作用,也帮不了她们,但我感到安慰。她们是木里教育的火种,已经播撒在木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历史,正通过她们,正在改写,正在创造崭新的一页。”

《悬崖村》作者阿克鸠射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写《悬崖村》的过程,“在这个收获的金秋,它不仅给我带来诗意,带来遐想,还带来了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