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我在乡村看见中国】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青”力量

日期:2022-05-31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曾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之一。昭觉县三河村,地处大凉山腹地,曾鲜为人知。世代居住于此的彝族乡民,食不饱、衣不暖、路难行。如今,挪穷窝、兴产业、树新风,摘掉“穷帽”的三河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正阔步迈向新生活。这条朝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股青春力量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三河村村民牢记于心。


俯瞰三河村彝家新居


改造后的三河民宿

乡村振兴 青年挑重担

90后”李凯在凉山州驻村工作五年,一半的青春光阴都在三河村奋斗。他为三河村的发展带来新动力:村里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短中长”结合的发展路子,建起“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模式,确立了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等五大产业。

旧址、新居、村史馆,三个点位串起了一条红色教育主题线路。这是三河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村口拔地而起的培训中心,将于年内交付使用;黄墙黑瓦的彝家新居,将被改造成为彝风彝味的乡村民宿。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早已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2021年,三河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40818元。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在新的赶考路上,三河村依托独特自然条件,开展特色养殖、种植、加工产业,利用红色资源发展旅游,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着力提升产业振兴,巩固和拓展了脱贫群众长期稳定增收致富的基础和渠道。”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博士、中共凉山州委党校校务委员(挂职)吴蔚说道。

站在新起点的三河村,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一个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村“两委”班子手上。“结合村‘两委’换届契机,三河村全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择优选配9名年轻优秀返乡农民工、大学生、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李凯介绍。

据悉,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岁。在吴蔚看来,年轻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和素质较高,有良好的知识和专业优势,学习能力强,在熟悉和理解政策上来得快,对很多基础性工作能适应。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推动产业发展时有冲劲拼劲,富有开拓和担当精神,有助于激发基层的发展活力和提升战斗力,更有利于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三河村养牛场

产业发展 致富“金钥匙”

在脱贫攻坚中,三河村35名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李凯特别提到其中的青年代表——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致富带头人洛古有格。“这是村党组织在乡土人才中培养的一名优秀党员。”

85后”洛古有格是土生土长的三河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原本在重庆一家国企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2012年,党的十八大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洛古有格内心深处的致富梦开始跳动。于是,他义无反顾辞掉工作返乡创业,成为乡亲们脱贫奔康的领头羊。

如今的三河村,产业发展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我前段时间还专门跑了趟宜宾,想采购酒糟作牛饲料。”洛古有格说 ,村里养了1000头西门塔尔牛,今年以来喂养成本开始增高。经多方咨询,他了解到酒糟很适合作为牛饲料,可促进牛长个育肥,缩短出栏周期。

在三河村彝家新居不远处,便是新投产的西门塔尔牛养殖场。这个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是2021年在中央、省、州、县委组织部的资金帮扶下建起来的,2022年将实现200头西门塔尔牛养殖规模,帮助3人稳定就业、200余人灵活就业,为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以上。“我自己带头养殖了200头牛。”洛古有格还通过传授养殖技术、打通销路、打包贷款以解决资金问题等手段,带动村民参与其中。“洛古有格书记替我们担保,贷出了五万块钱,买下了5头牛。”养殖户吉木有作算了笔账,“每头牛能带来一万元左右的收益。”另一位养殖户洛古有色补充道,“最关键的是我在这里掌握了一门养殖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已是三河村的共识。

站在三河村旧址入口处,望着乡亲们曾经居住过的土坯房,洛古有格有些感慨,“摘掉穷帽子,我们的致富梦正在照进现实。”随即,他的目光望向那片沿山坡栽种的甜荞,细数着村里种养殖业规模:冬桃370亩,云木香1000亩,川牛膝100亩,生姜500亩。除了牛,村里还养了500头半细毛羊。“我们要再接再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做好,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洛古有格说。


三河村幼教点内的标语


三岔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

书声琅琅 未来新希望

如果说产业发展,是三河村现在的希望,那么新校舍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便是乡村未来新希望。

“我想当警察!”“我想当医生!”……在村幼教点的操场上,学前班6岁儿童分享着自己的梦想。阳光照耀下,孩子们脸颊红得像大凉山的糖心苹果。

走进教室,还没等记者主动打招呼,便收到来自孩子们的真诚问候,“叔叔好,阿姨好。”老师惹列日作说,“孩子们唱首歌吧!”话音刚落,歌声已经飘起来了,才艺展示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背古诗、唱儿歌,孩子们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正是校园围墙标语“学前学会普通话,长大出门走天下”的最好诠释。

2018年,四川省在凉山启动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实施近5年来,累积超过43万彝族学龄前儿童受益。这一行动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四川省将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2.0”行动,实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区)和乐山市金口河区幼儿园和幼教点全覆盖。

与村幼教点相距不远,是去年才投用的中心小学,目前只有一、二年级,191个孩子全寄宿。“80后”校长阿尔伍沙,扎根昭觉基层教育10多年,参与和见证了大凉山教育软硬件条件的飞速提升。他说,教育最大的变化来自村民们的教育观念。“以前需要老师挨个家访,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现在是家长主动送娃娃读书。他们都知道,没有文化走不出大山。”阿尔伍沙看到,越来越多的凉山孩子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以我们学校为例,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本地人,以‘80后’、‘90后’为主,且80%以上是本科学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支点,在夯实教育之基中,这个支点正撬动更多农村娃娃的美好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手记:初夏时节,群山环抱的三河村一片生机盎然。与驻村第一书记聊发展新路,听致富带头人讲奔康故事,看校园新舍育未来新人,我们真切感受到三河村的青春力量正在蓬勃生长。留村发展的青年人,是乡村现在的希望;新校舍里的孩子们,是乡村未来的希望。在三河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山野之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青春之花,正在迎风盛放!

出品人:雷和斌

总策划/统筹:雷和斌 楚彦 周牧

策划:戴璐岭 唐明 蒋娜 代红 侯敬文 陈浩

记者:陈淋 夏婉琳 李奇臻

摄像:李赵卓 李奇臻

剪辑:李赵卓

脚本:赵梓君 刘亚宇 卓灵

设计:代红 高雪 吴鉴桥 俞文晶

配音:邓玥潇 李赵卓

海报: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