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我在乡村看见中国】江姐故里自贡:“三色”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日期:2022-07-22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江姐故里——自贡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江姐,真名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一句“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至今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

  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江姐的出生和成长地,她从这里出发,走上革命道路。这个以江姐名字命名的山村不断擦亮红色基因传承的底色、成色,用“红”“彩”“绿”三色绘就了“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的新画卷。


江竹筠同志雕像矗立在红梅雕像广场

  讲好红色故事

  沿自贡东盐都大道一路向东,在距自贡城区8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红色坐标,以 “红岩”为主基调的建筑辉映着四周环抱的郁郁青山。

  沿290级台阶拾级而上,蓝天白云下, 11.14米的江姐雕像矗立在红梅雕像广场。驻足远眺,苍翠青山掩映下的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尽收眼底:小桥流水、蜿蜒道路中的一品一景把江姐文化艺术中心、江姐故居、江姐雕像和江姐公园一一呈现。

  7月1日上午,四川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主营暨自贡分营在江姐故里开营,200余名同学在老师带领下,走进江姐文化艺术中心陈列展览馆,“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陈列馆内,江竹筠烈士的成长轨迹和英勇品格,通过7个单元完整而立体地呈现出来,重现了昔日江姐参加革命的真实场景。

  “正因为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付出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参观结束后,夏令营营员、江姐小学四(一)班的学生何安琪深有感触。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特务用尽各种酷刑,江姐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年仅29岁。

  2009年,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江竹筠用生命诠释的红岩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

  2021年,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揭牌,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基地占地约465亩,主要包括江竹筠故居修缮和提升改造、新建陈列展览馆和剧院、江姐雕像修缮提升及道路、景观等配套设施建设等。

  “从2021年11月14日至2022年6月30日,基地吸引了906家企事业单位,超过25万人次到此举行主题党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足迹。” 基地负责人吴映说。

  如今,江姐村成为了追寻红色记忆、不忘初心再出发之地。未来基地还要引入AR、VR等技术手段和音乐剧等形式,让无声的红色文物“讲出来、动起来”。

  自贡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除江姐外,还涌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红军高级将领邓萍等一批全国闻名的英雄人物。

  以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为核心,自贡正创新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将江姐故居、邓萍故居、卢德铭故居、玉章故里等全市代表性红色资源串联在一起,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无数人在“红色芳华”主题线路中寻访当年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着初心和使命,激发奋斗热情。


江姐故里雕像

  用活彩色产业

  10多年来,江子刚已习惯了天蒙蒙亮就起身,在简单用完早餐、烧水泡茶、清扫院坝后,便步行至家旁的江姐故居。

  “里里外外都要走一道,打扫灰尘,扫一扫地面。”年过七旬的江子刚是江姐的侄子,也是江姐故居的管理员、守护者。

  “红色基地建成了,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身边很多人都做起了小生意。” 在江姐故居旁,江子刚开起了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闲暇时,他也会向游客讲述姑妈江姐的故事。

  6月18日,首届自贡国际恐龙文化旅游节开幕,以“国风文化+数字沉浸”为主题的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灯光璀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自贡彩灯有8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气势壮观、规模宏大、精巧别致,被誉为“天下第一灯”。近年来,自贡彩灯相继“点亮”进博会、世博会、服贸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展会赛事。通过“环球灯会”计划,自贡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贸易。目前,自贡彩灯企业占有国内灯会90%以上市场份额、海外灯会95%以上市场份额,彩灯对外文化贸易稳居四川传统文化产品出口和贸易额第一。

  随着自贡城市化建设推进,近年来,地处东部新城核心区、内自同城发展重要节点的江姐村吸引了中华彩灯大世界、碧桂园、嘉祥外国语学校、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等重大项目落地,昔日靠天吃饭的小山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迁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商机,坐拥红色文化和彩灯两块金字招牌的江姐村,每年到访游客逾100万人次。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村民纷纷留了下来,有的经过培训成了收入不菲的制灯工人,有的像江子刚一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2021年,江姐村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68万元。” 江姐村党委书记张平说,如今,这片红色的土地依靠红色旅游产业的助推,着力打造以“红”带“彩”的特色旅游,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自贡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宜昆河湿地公园

  筑起绿色屏障

  7月2日,在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北方约2公里的宜昆河畔,一座服务红色旅游发展的艺术商业中心“春风里”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春风里’集民宿、美食、文创、产业孵化、网红直播基地为一体,以社会资本+村集体股份制模式运营,预计主体工程7月竣工,9月投入运营。”在项目负责人曾锐清看来,落地在江姐村,吸引他的除了红色文化,还有江姐村优美的环境。

  “春风里”紧挨着的,是自贡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宜昆河湿地公园。

  盛夏时节,沿着彩虹步道和亲水栈道穿行在宜昆河湿地公园:微风掠过河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鱼虾在水中游弋,茂密的美人蕉、香蒲随风飘荡,鸟儿悠闲地在水中觅食,和凉亭、瀑布、假山、浮桥一起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2022年春节过后公园建成,很快成为自贡市民出游打卡地。

  “这里的空气好,一路走来处处鸟语花香。” 家住大山铺镇的李清富老人每天都要到宜昆河湿地公园走走,拥抱大自然。

  在山坡上的功能性湿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池中生长着数十种植物,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河水经过功能性湿地多级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被湿地逐步吸收或降解,流出的水变得清澈透明。

  “巧用生态做文章,是宜昆河湿地公园的一大亮点。公园在水系治理上采用人为干预加自然演替的方式,实现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中铁一局自贡釜溪河水系治理项目负责人何建宏介绍,宜昆河湿地公园通过科学的配置集成,模拟自然水体生态系统,河水通过李白河泵站引入功能性湿地,经过潜流系统和表流系统不同介质层的净化,再流向出水口,形成协调健康稳定的复合水生态系统。” 何建宏说。

  从几年前的荒凉土坡变身自贡东部新城的生态绿肺,宜昆河湿地公园的从无到有,折射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转型升级中的深刻变革。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在一个个传统行业企业破局新生、一个个新兴产业项目落地成势的同时,自贡也在努力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靓丽画卷。

  近年来,自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建设高品质生活新城,严格保护城区87座山体、74处湿地,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建设公园、绿地,倾力打造生态复合绿道,大力推进规划建绿、见隙插绿、拆围透绿、立体增绿,“大绿绕城”的生态屏障已变得触手可及。

  记者手记:

  2007年,为寄托人们对红岩英烈江姐的敬仰之情,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原永和村更名为江姐村。从此,这个小山村有了红色的印记。

  一段段珍贵的红色历史,一笔笔珍贵的红色资源,对生活在这片红色沃土的盐都儿女而言,始终是丰厚的精神滋养与信念支撑。

  红色不仅是山村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动能,是催人奋进的力量。今天的江姐村人接过先辈手中的红色旗帜,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释放红色新动能, 江姐故里迸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先烈家乡的儿女不断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在新时代阔步前行。昔日靠天吃饭的小山村,华丽蜕变为东部新城核心区、内自同城化的桥头堡,一幅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的乡村美好画卷,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出品人:雷和斌

  总策划/统筹:雷和斌 楚彦 周牧

  策划:戴璐岭 唐明 蒋娜 代红 侯敬文 陈浩

  记者:徐昭磊

  摄像:李赵卓 俞文晶 许佳文

  剪辑:李清燕 李赵卓

  脚本:曾浩洋 俞文晶

  设计:高雪

  配音:许佳文

  海报:何如冰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