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三三共治 四维营造

日期:2023-07-19 来源: 政策法规处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宝山村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乡村治理实践中,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共建共享为价值主张,立足山地资源,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治理机制、产业路径、生态肌理和文化动力走出了一条“发展形成治理、治理推动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一、背景情况

宝山村位于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距成都市76公里,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622户,2035人。多年来宝山村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形成了“水电、建材、旅游”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宝山村不断持续创新发展。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宝山村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的总目标,不断总结自身实践,创新“三三共治四维营造的治理模式,全面实施党建类、产业提升类、生态类、人居环境类、社区服务类、文化培育提升等系列项目,有效处理好“科学发展与有效治理”“党建引领与融合发展”“依法治理与文明浸润”等关系,加快品质、活力、美丽、人文、和谐“五个社区”建设,描绘美丽宝山幸福家园,基本构建起高品质和谐宜居山地旅游社区发展格局。

二、主要做法

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以工助旅,以旅富农、产村一体,通过三三共治、四维营造”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建设现代化农村社区。

(一)三三共治”,筑牢持续发展基础

1.坚持“三维共建”,增强发展活力。宝山村积极探索实践“集团+园区+村社”的“三维共建”社区运营模式,通过集体产业集团为社区发展赋能、旅游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村两委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增强宝山村发展活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共同治理水平。一是经济支撑有保障。通过发展由村集体控股,村民和职工参股的宝山集团,每年列出资金预算,从产业项目投资和村社公共事业支出两个方面为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二是基础提升有抓手。以景区打造、项目建设、环境提升等要素为主要抓手,发展宝山旅游产业园区,重塑村域生态,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形成了一三产业互动、产村相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三是基层互动有方法。充分发挥村民和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设立“三晒三提高”机制,通过晒规划方案,晒工作进度、晒工作成效,向群众征求意见,对专项规划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对工作计划进行检查提高,对工作成效进行检验提高,共建社区公约,共同维护社区生态。

2.坚持“三产互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宝山村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在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等三产上加以突破,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宝山宜居度”在提升。一是打造乡旅生活融合体。大力发展梯田观光、农事休闲、民宿体验、乡旅文创,建成特产销售、绘画研学、精油制作等功能区为一体的宝山乡村生活馆,完成互联网智慧平台建设,构建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为社区居民和度假游客提供消费新场景。二是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建设了高山滑雪、蹦极、越野、全地形车极限运动项目,为宝山聚人引流。三是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以旅游环境和项目为基础,创办健康管理社区服务中心,投资了龙门春天康养基地,结合乡村民宿、大数据和基础性服务人才输出,探索村民居家养老、游客异地养老新模式。

宝山村乡村画卷航拍

(二)“四维营造”,丰富社区治理内涵

通过公共服务、居民院落、乡村文化和村民教育四个维度,营造现代社区,完善社区功能,丰富治理内涵。

1.优化公共服务空间。“党群、社区、游客、教育、文化和志愿者”一站式服务,把游客服务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起来,充分考虑居民和游客的双重需求,建成党群(游客)服务中心。聚智聚力打造“生活服务项目”,建设“15608” e站互联网电商平台,拓宽了村民产品销售和生活服务购买互联网通路。完善安保中心体系化建设,创建平安宝山让村民居住放心。

2.美化“居民院落”空间。提倡空间环境美化,引导村民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启动“一花一叶”生态景观工程,鼓励和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及阳台增花添绿,实现宝山人居院落生态、文态、业态的整体提升。建立农家乐管理协会,引导村民共同完善农家乐管理、农房建设监管、食品卫生管理等制度,进一步优化院落生活经营环境,为村民经营发展创造空间

3.挖掘“乡村文化空间。充分挖掘本地高山茶叶、中药材、野菜、鲜花、蓝莓、酒等特色资源,将产品开发和文化体验融为一体,创办了茶文化博览园、中草药园、蓝莓园、酒文化非遗展演产业园区等文化体验场景。同时成立乡村旅游、书画、摄影和美食等协会,开展书画展、摄影展、老年高尔夫比赛等,展现宝山新变化、群众新生活。发挥社区能人带动,运用美学理念营造乡村文化空间,规划布局欧洲风情、蔷薇花、茶文化、酒文化等特色主题民宿,策划开展蔷薇花风车节、宝山文化节、冰雪嘉年华“三大”节庆活动,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又丰富在地居民和游客的精神生活。编制《宝山文化手册》,讲述宝山发展历程,使村民知晓宝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传承和发扬“宝山文化”、“正方精神”,建设宝山核心文化体系。

4.完善村民教育空间。2016年成立了四川宝山村庄发展学院,依托学院开展健康讲座、文化讲堂,通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民宿打造、职业技能、产品开发、服务礼仪等专题培训,提升村民的素养和管理服务能力。开设《宝山讲堂》,科学制定讲堂授课内容,量身订制文化菜单,对村民开展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等。实施宝山现代人才战略,建立宝山人才智库120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00人次,为宝山向知识经济转型和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宝山村庄发展学院

三、重要成效

(一)描绘了有颜值的乡村画卷。形成了由高山、峡谷、森林、梯田、花海、彩林、绿道、驿站、民宿、农场、茶园、药园等生态与农业农村景观为一体的美丽山水画卷。

(二)构筑了有力量的乡村根基。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产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2020年宝山村接待游客139.5万人次,集体资产积累达10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实现80689元,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三)营造了有温度的乡村生活。党群、社区、教育、文化、健康、生活服务一体化乡村生活生态圈,为村民和游客营造了宜居宜游的生活场景。

(四)讲好了有音律的乡村故事。开展了以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工、文旅产业人员为主体的各级各类培训班300多期,接待考察实践3000多期,举办了“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坛”、“国际友城音乐周走进宝山”等系列大型文化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五)建成了有梦想的乡村队伍。形成了分工明确,又高度统一的领导班子,村委、党委、集团“三套班子一套人马”,做到“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形成了忠诚、廉洁、担当,既有战斗力、又有创造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招、引、请、聘、送”为一体的现代人才体系,专业人才和后备力量有梦想、有活力,“希望之花”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