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乡村振兴看简阳:培育家风扬国风

日期:2021-12-01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分享到:

“家是缩小国,国是放大家。”秉承着这种家国一体的文化信念,简阳市荷桥村群众把家风和国风联系起来,在更大的格局和更高的境界上发展家风文化。比如,村中大姓樊家的家风里,就强调要“遵守国法、孝顺父母、敬兄爱弟、以信交友”。这里的樊姓族人们说,他们的祖先是孔子的弟子樊须,所以家风里有着悠久的儒家传统观念。


荷桥村的醒目标语。人民网 刘海天摄

“救死扶伤是家训。”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护士长聂姜就把家风发扬成了国风,带着全家人的支持去了疫情一线。这缕热血家风,演绎出了现实版的《诗经·秦风》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让危难中的同胞感到心头温暖。这份对祖国的爱护,萌芽于对家庭的爱护,是升级版的热爱家庭情感和保护亲人行动。孝是忠的浓缩,忠是孝的放大,为家尽孝、为国尽忠,这是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文化性格。

古人说“谋忠臣于孝子之门”,道出了家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的发展有个“四段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这八个字的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要修为自己,照顾家庭,然后才是在国家和天下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追寻理想。“修齐治平”形象地说明了家风教育是一个人大有作为的基础,因此我国历来重视家风教育。


荷桥之路,家风优良乡村兴。人民网 刘海天摄

以前的家风教育,是各家各户自己搞。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交流的紧密复杂,很多地方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开展了有效的家风建设。荷桥村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有意把家风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向去发展。

乡村振兴首先要文化振兴,家风教育首先要教人立志。村民段刚自幼因先天性血友病,肌肉萎缩致右腿残疾,父母一直用心地给他治疗,还教育他要刻苦学习、自强不息,要求他辛勤劳动锻炼身体。在幸福温暖的家庭氛围下,段刚有了阳光健康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寻求发展。在村主任、老党员周六军的建议下,他自学家禽养殖技术,现在,他的鸡苗养殖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个人就医、生活的花费都不用求人,做到了自食其力,鼓舞了很多村民。去年,段刚还扩建了鸡舍,更新了现代化养殖设备,年纯收入达10万元。深怀感恩之心的他入了党,还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向全村低保户免费赠送鸡苗,并带动5户贫困户养殖鸡苗共同致富。


家风学堂读书忙。简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通过挖掘村里留存的“良知、清廉、为善、明志、为学、修身、正俭、立身”家风文化,荷桥村正在打造“琴艺、形仪、茶仪、陶艺、女红、画仪、餐仪、服仪”八个业态主题院落,应用家风文化内容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场景。作为配套,村里还加快了打造家风工作站、家风文创产业基地、家风学堂等项目的速度,以文化传承来提振新农村的发展动力,以产业创新来营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荷桥家风学堂,是荷桥村进行国学教育、家风文化宣传的阵地,也是村民们讲述自己家风家训家规故事的地方。2021年,这里开展了3期汉服书法文化体验活动,还组织村内学生开办了“百善孝为先”家风课堂。课堂上,大家通过分享家庭小故事,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讨论应该如何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荷桥村家风文化,润泽到全村各个角落。即将建设完成的民宿会结合文旅活动,通过国学培训、房间装饰等形式,宣传孝道、敬老等传统文化内容,让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乡村振兴花盛开。人民网 刘海天摄

简阳市开展“家风文化旅游活动”,是一个有益的创新。通过几届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游客从中吸取了文化营养。这两年,荷桥村年平均接待游客达到6万余人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约470万元,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可喜局面正在形成。今年,该村又获评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这些成就,是从党建引领建设家风开始的, 有效地探索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方向。2021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荷桥村村委会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家风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荷桥村里这两条醒目的标语,表明了当地干部群众对家风建设的重视。他们知道,只有先把家建设美好,才能把国发展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