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logo

乡村振兴新模式丨一心一意传承非遗文化 一针一线绣出致富之路

日期:2022-07-25 来源: 央广网
分享到:


“你这针拉得有点凶了,你看布都有点皱了……”绣坊里,林福美正手把手地给羌绣培训班的学员们传授羌绣针法。“把闲余的妇女们,组织起来给她们培训羌绣技艺,主要目的就是让她们除了带孩子做家务事外,也能够做一些羌绣,补贴家用。”林福美的合作社将羌绣作品回收销售,让绣娘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有一定的收入。


正在绣花的绣娘。央广网实习生 熊智龙


林福美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实习生 李金禹

“其实羌绣的话我是很小的时候就会,因为我们的穿戴上都有绣花,只是我们当时不知道什么是羌绣罢了。”林福美向记者回忆起了自己的羌绣之旅,2008年“5.12”大地震后,为了让灾民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志愿者们在为她们进行心理建设疏导的同时,发现了这个地方特有的羌绣手艺,于是为她们打开了一条致富的通道,一项谋生的技能。“当时我就想,像我们这些妇女刚好会绣花,那么就正好可以趁这机会来做一些鞋子、围巾、衣服啥的补贴家用。”于是心灵手巧的林福美重新拾起了羌绣技术,成为了一名有着精湛技艺的绣娘。


美丽的羌绣服饰。央广网实习生 熊智龙

地震给汶川县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重建家园,一批心灵手巧身怀羌绣技艺的妇女在林福美的牵头带领下,于2010年12月7日成立了“汶川县草坡乡红姐羌绣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绣品的质量、针法的难易付给绣娘们报酬,十几元、几十元,有的绣品甚至可以付到上百元。


林福美介绍羌绣。央广网实习生 李金禹

2018年7月,林福美受义乌市福田街道的邀请,与汶川县的东西部协作扶贫考察小组奔赴义乌寻求帮扶项目。第一次接触到义乌市的来料加工业,她萌生了一个想法。羌绣艺术品毕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一到旅游淡季,销路便成了难题,“家乡的绣娘们心灵手巧,那么复杂的刺绣都游刃有余,做批量的服装来料加工生产应该不难。”


云云鞋等羌绣作品。央广网实习生 熊智龙

通过培训与接洽,林福美与义乌一家服装厂达成了来料加工协议,厂方每年提供订单,来料加工产业在水磨镇实现落地发展。在林福美的带动下,绵虒镇7个扶贫车间农闲时参与来料加工群众858人,固定就业人员164人,灵活从业人员187人,吸纳贫困户就业36人,残疾人15人,每月最高能收入3000元左右,平均工资达到1800余元。


绣娘正在绣花。央广网实习生 李金禹

据林福美介绍,除了绣娘,男性也是绣工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术君便是其中的一员,地震后为了维持生计,他开了一间小卖部,但收入并不理想。于是他利用闲暇时间和其他妇女一起参加了培训,成了一名绣工,而刺绣也带给了秦术君不少的收入。“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残疾人,他们腿脚不便,但是做针线活却是得心应手的呀,到我们车间来,一个月他们还是能赚不少钱哩。”不落下任何一个村民,这是林福美最朴素的愿望。


合作社墙上展示的证书。央广网实习生 熊智龙

如今,在汶川,这样的来料加工车间还有整整31个。变“输血”为“造血”,勤劳聪慧的羌族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一块新天地。